鯤鯓王欽定先鋒官吳府千歲 –鯤鯓王先鋒官台北代府殿
說到鯤鯓王五府千歲欽定的先鋒官,主祀吳府千歲的鯤鯓王先鋒官台北代府殿的大名可是赫赫有名。台北代府殿創設於1948年,在2008年參加南鯤鯓代天府「鯤鯓王出巡澎湖」中五府千歲指定台北代殿府吳府千歲為出巡的先鋒官。
說到鯤鯓王五府千歲欽定的先鋒官,主祀吳府千歲的鯤鯓王先鋒官台北代府殿的大名可是赫赫有名。台北代府殿創設於1948年,在2008年參加南鯤鯓代天府「鯤鯓王出巡澎湖」中五府千歲指定台北代殿府吳府千歲為出巡的先鋒官。
南鯤鯓代天府開基李府千歲北巡到諸羅的香路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在109年10月10日至10月11日遵循古香路徒步進香至南鯤鯓代天府,恭送開基李府千歲回駕。
二重港自然環境優美,後龍倚頭到山大山,前庭臨將軍溪,左龍有中洲高土崙,右虎有中洲山丘陵。環抱有情地理,風水格局完整,世所少有,人稱火穴之地。莊中有月眉池,莊內遍布大小池塘,風景秀麗,自古出美女。
池府王爺性格嫉惡如仇,遇到惡人惡鬼定必懲治,而遇到善良慈悲的信眾也定必保佑,所以不少信眾會向池府王爺求得香火袋。所謂香火袋就是指一個紅色小袋中裝進香爐灰,用紅線紮起掛在脖上,可保平安,驅離邪靈。
五府千歲代天巡狩,各有職責,而池府王爺的職掌事業、守護漁民。而農曆六月十八是池府王爺的生日,信眾可以攜帶壽桃、發糕、餅乾和糖果向池府王爺祝壽,慶賀祂的聖誕。
傳說池府王爺會成為五府千歲的原因是因為一位瘟神想要投毒藥到水井內,為了救民眾所以池府王爺用計毒藥吃下,飛升後玉皇大帝封他為「代天巡狩池府王爺」。
池府王爺的本名 - 池夢彪,陳留人,是唐朝的開國名將,也是常見於台灣廟宇所供奉的「池府千歲」(池二王爺),與大王李大亮、三王吳孝寬、四王朱叔裕、五王范承業為結拜兄弟,合稱五府千歲。
囡仔公與五府千歲分別用以佔領槺榔山的銅針插於銅錢之中,因無法公斷引發爭地大鬥法,囡仔公召集陰兵陰將和五府千歲展開一場神鬼大戰,而身為五府千歲主將的三王爺吳府千歲被囡仔公的猛將掃帚精偷襲擊中額頭,觀音佛祖希望神界莫相爭故出面調解,囡仔公與五府千歲雙方約法三章演變成為先拜五王再祭囡仔公的特殊習俗。
第二期槺榔山開創期時代,槺榔山地權擁有者吳烈獻出槺榔山給王爺建廟,統領槺榔山一帶萬千陰兵陰將的囡仔公得知後提出抗議,囡仔公與五府千歲雙方皆表示早就分別以銅針與銅錢佔領槺榔山,最後因銅針插於銅錢之中無法公斷,而引發爭地大鬥法。
南鯤鯓代天府建廟發展史可依過程劃分為三期,西元1817年,第二期槺榔山開創期時代,槺榔山地權擁有者鹽水港茄苳腳吳烈先生多次請地理師尋找吉地未果,而三王吳府千歲親自起駕至槺榔山便尋得虎穴吉地,吳烈先生因此誠心獻出槺榔山供神威顯赫的王爺建廟。
南鯤鯓代天府自清領時期建廟以來,為求巡狩南北,建有一艘王船,方便水路出巡。然而王船被人偷駛,假神之名行詐騙之實,因此當王船歸來後,某夜便無火自焚,從此未再建造王船。
自古相傳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是乘坐王船而來,破舊小船上空無一人只有一支大神木及六尊綢製神像,故因其神通廣大法力無邊被迎神上岸供奉,台灣西南沿海各地為驅除瘟疫而舉行王船祭典,其中包含請王、送王儀式,南鯤鯓代天府以請王儀式驅除瘟疫。
囝仔公萬善爺擔心建廟後自己難擋神威易吃虧,無法分得香火,便想著要下馬威,展其功力。三王爺掐指一算,大顯神威平定不安。
南鯤鯓代天府為台灣國定古蹟,為台灣五府千歲的王爺總廟,內有許多歷史文物,其中之一便是八角龍柱。龍柱是「雕花柱」的一種,所謂「雕花柱」就是表面刻有花紋,而八角龍柱的龍的造型較為矯健,龍側則以蝙蝠、仙鶴搭配;步口石雕皆雕滿各色人物、祥鳥瑞獸、祈安圖案;而三川左右廊牆的「身堵」部位有用以物品的諧音來隱喻「祈求吉慶」。
大廟大多會祭祀中壇元帥 – 三太子,三太子負責調動五方兵馬,統領宮廟堂寺之五營神將的中央,是廟中主祀神的好幫手,維持地方功不可沒。但在南鯤鯓代天府中卻沒有三太子的身影,這背後也有著一則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
南鯤鯓代天府曾被中華民國內政部核定為國家二級古蹟,現為則成為國定古蹟,亦是臺南縣政府選定的「八景八勝三園」之一。而進入南鯤鯓代天府前一定會看到五門式木作大牌樓,這大牌樓始建於民國72年,即1983年,為亞洲地區最大的五門式木作牌樓。
相傳5位王爺與中軍府鎮守的神像在300多年前乘王船至南鯤鯓,因神蹟顯赫故分靈廟眾多,各地分靈廟陸續前來進香過爐,規模盛大形成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進香期,其1年有4個主要進香期,分別是農曆4月中下旬、農曆6月中旬、農曆8月中下旬及農曆9月中旬,早期分為陸路和水路兩種進香方式。
南鯤鯓代天府佔地近6萬坪,是台南面積最大的廟宇,從1662年建廟至今。在南鯤鯓代天府的神龕上方是古色古香的藻井,為傳統廟宇建築室內頂棚常見的形式之一。藻井的樣式從《周易》64卦384爻,配合一年四季十二月令、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所形成的卦氣卦候圖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