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鯤鯓代天府 - 池府王爺 五百力池

2021-07-09 4,805

池府王爺的本名 - 池夢彪,陳留人,是唐朝的開國名將,也是常見於台灣廟宇所供奉的「池府千歲」(池二王爺),與大王李大亮、三王吳孝寬、四王朱叔裕、五王范承業為結拜兄弟,合稱五府千歲。

池府千歲二王爺

「大王好日子,二王好潮水,三王好地理,四王好籤詩,五王好脈理」
這是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非常有名的俗諺,點出了每尊王爺的專長,其中池府千歲二王爺擅長潮汐計算,因此廣被海村漁民所崇拜,只要出海捕魚,就會請示池府千歲二王爺,也就有了「好潮水」的說法。

五百力池王爺

池府千歲相傳其劍領36鐵甲兵,有著「五百力池」的稱號,在早期進香的傳聞中,只要隨香人員摸到池王爺的神轎,就可平安過溪。
五百力池的由來要從一個小故事說起 –
布袋嘴某一年需要請池王爺辦事情,由於池府王爺英勇威猛,因此抬轎的轎夫都是庄內特別粗勇健力。五位選出的大漢是能扛著五百斤力量勇猛壯士,抬著神轎,前去南鯤鯓廟去迎請池府千歲。然而池府千歲的「開基老池」已先被其他庄請去,南鯤鯓廟內只有副身,只能將之先迎回。回程時,其中一人揶揄道:「副身面烏無力,真的能辦事情嗎?」
話才說完,竹筏剛靠岸,但突然間一陣怪風吹來,神轎連同人被風吹起,直接從北岸飛回彼岸,回到南鯤鯓廟,因此有了「五百力池」的頭銜。

池府千歲神威遠播

這樣的神蹟,使得池府王爺的威名不脛而走,庄內發動全庄信眾,信旗、陣頭、大鼓、八抬大轎,重新來到南鯤鯓廟虔誠迎回池府千歲。五百力池的神蹟讓信眾對池府王爺的力量更加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