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定古蹟南鯤鯓代天府建築介紹 - 蜘蛛結網藻井

2021-07-05 1,063

南鯤鯓代天府佔地近6萬坪,是台南面積最大的廟宇,從1662年建廟至今。在南鯤鯓代天府的神龕上方是古色古香的藻井,為傳統廟宇建築室內頂棚常見的形式之一。藻井的樣式從《周易》64卦384爻,配合一年四季十二月令、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所形成的卦氣卦候圖而來。

廟宇裡最複雜的技術 - 藻井

藻井,又稱天井、龍井,是中國古建中的一種裝飾性木結構頂棚。建造在寺廟佛壇上方自天花頂向上凹進。圖形有方形、圓形、八角形,或將這種圖形疊加成更複雜的空間構圖,上面有各種花、刻和彩畫。廟宇建築當中藻井是最複雜的一環,臺灣的匠師也將之稱為「結網」,結構能使廟宇主殿在視覺上挑高寬敞,呈現空間感。

藻井的由來

「藻井」一詞最早見於漢代張衡《西京賦》:「蒂倒茄於藻井,披紅葩之狎獵」,可以追溯到漢代。當時人們在文獻中所稱的藻井,是一種兩重抹梁方井中或繪或倒懸蓮花的方格狀連續天花。

南鯤鯓代天府藻井的特別之處

南鯤鯓代天府藻井藻井的做法,是由多組木頭「斗拱」組件排列成八角形或圓形,層層向上堆疊。而這樣子的造型,是從《周易》64卦384爻,配合一年四季十二月令、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所形成的卦氣卦候圖而來,實在是廟宇建築上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