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一科王船祭 - 王船到天庭為信眾補天庫、改運途
花蓮代天府每十二年舉辦王船祭,第一屆於民國92年年底舉辦、第二屆於民國104年年底舉辦,王船醮醮典於民國104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舉行,搭建高63尺、寬130尺的醮壇,受理斗燈登記及神尊鑑醮並由王船到天庭為信眾補天庫、改運途。
花蓮代天府每十二年舉辦王船祭,第一屆於民國92年年底舉辦、第二屆於民國104年年底舉辦,王船醮醮典於民國104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舉行,搭建高63尺、寬130尺的醮壇,受理斗燈登記及神尊鑑醮並由王船到天庭為信眾補天庫、改運途。
民國九十七、八年時,花蓮代天府王爺千歲環台巡狩進香時遭遇颱風,東部地區路段坍崩,因王爺保佑神蹟發威發威,最後順利完成環台巡狩進香。
位於台南永康區的大灣南巡宮,主祀吳府千歲,在民國100年時成立「南巡慈善會」,有很多受惠吳府三王慈恩的信眾以及藝文人士、社會賢達、企業領袖加入,每年編列預算進行各項慈善公益、社會關懷的人文精神推動,包括有中元普渡物資發放、冬令救濟、急難救助、新春關懷、孝行獎宣揚孝道、捐血救人等。
泰國暹邏代天宮於每年4月至台南南鯤鯓代天府進行進香活動,而西元1995與2000年為慶祝泰國國王生日舉行出巡活動,並於西元2004年農曆十一月為慶祝泰國暹邏代天宮落成建宮12年舉行三朝祈安清醮大典。
泰國暹邏代天宮董事長帶領董監事、中華民國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進行元宵節團拜,亦舉辦各種祭祀活動,如註生娘娘聖誕祝壽大典,並將參拜供品贊助泰國北欖養老院供受照護的住民長者分享。
而安營釘符巡境的主帥便是岳府主帥,主要的任務就是押香、監督活動的進行。而在採乩後,就會開始進行科儀神道,進行敕符的工作,結束後就會前往安營釘符活動。
蚵寮保安宮 深山尉池王爺巡狩7大戶、15柱及5大營頭寮的遶境,由蚵寮保安宮深山尉池王爺將與南鯤鯓吳府千歲一同領軍,加上江府千歲,還有溫府千歲及大聖爺端座於四攆轎以最原始金身呈現世人面前,帶領天兵巡邏境區、祈地方平安。
鯤鯓王先鋒官台北代府殿在民國109年農曆三月初六日舉辦謝土祈安大典,其源於南鯤鯓代天府開基吳府千歲指示要進行謝土,作以酬神,在當天除台北代府殿中的吳府千歲,還恭臨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出巡至台北代府殿。
南鯤鯓代天府開基李府千歲北巡到諸羅的香路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在109年10月10日至10月11日遵循古香路徒步進香至南鯤鯓代天府,恭送開基李府千歲回駕。
相傳5位王爺與中軍府鎮守的神像在300多年前乘王船至南鯤鯓,因神蹟顯赫故分靈廟眾多,各地分靈廟陸續前來進香過爐,規模盛大形成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進香期,其1年有4個主要進香期,分別是農曆4月中下旬、農曆6月中旬、農曆8月中下旬及農曆9月中旬,早期分為陸路和水路兩種進香方式。
廟會民俗活動為祈福求保佑的酬神活動,大小廟宇一整年逢神明誕辰、成道日等都有不同規模的遶境、進香、刈香等祈福活動,在南台灣盛行王爺信仰,其廟會民俗活動中最熱門的三大王爺民俗活動為: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進香期、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南瀛五大香之西港刈香。
超過百年歷史的文陣陣頭,描繪早期農村的鄉土風情,是台南登錄的文化資產。竹橋國小不僅保留傳統後場音樂文化,表演上也都以男童為主,除了呈現農家生活情趣外,還有著獨特的男扮女裝,十分趣味。
這所小學學生不多,但卻用盡全力,打出每一場的創意鼓術,絕對不能錯過。台南市學甲區中洲國小「榮耀中洲,中洲一百」,在中洲國小百年校慶踩街活動,由學校的傳統藝陣,創鼓隊擔任前導開場,在學區內進行熱鬧踩街,慶祝學校百歲的校慶。
台南歸南國小跳鼓陣團隊成立十多年,由頭旗、大鼓、涼傘及銅鑼元素組合,隊形特色變化使跳鼓陣更加活潑,民國94年曾於歸仁文化中心演藝廳表演狂野的陣頭,民國96年更是擔任全國中等運動會開幕表演團隊。
三太子在通俗且親切的背景下,結合傳統與電音流行文化而成「電音三太子」。除了傳統的創新,也翻轉了大眾對於陣頭的偏見。讓陣頭不再是壞孩子的標籤,反而是推動台灣文化進行國際交流的重要表演。
舞龍習俗始於六朝時代,由龍的舞動及鼓、鑼、鈸的伴奏組成,而嘉義新塭嘉應廟擁有全國唯一雙手操控的龍,並與新塭國小合作使孩童有機會學習舞龍陣技藝,並進一步讓社區及家長認同龍陣團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