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鹽祭 請鹽儀式
平安鹽祭的第一步驟:請鹽,將鹽從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請至南鯤鯓代天府,開啟平安鹽祭的序幕。
位於台南北門的南鯤鯓代天府,每年都會舉辦一年一度的「鯤鯓王平安鹽祭」,鹽是人類最早發展的工業之一,台灣的鹽業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鹽有財富的象徵,以及避邪驅魔、祈求平安吉祥之意,鯤鯓王平安鹽祭結合在地王爺信仰及鹽業文化,形成雲嘉南濱海地區獨特的無形文化資產。
舞獅是一種東亞民間傳統表演藝術,於中國大陸、日本、朝鮮半島、香港、澳門、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琉球都能找到。然而,各地獅子的樣貌,皆是對獅子形態宛然不同的藝術詮譯。在臺灣稱「弄獅」(lāng-sai)、在日本稱「獅子舞」。
藝閣是一種源自中國傳統民俗技藝表演,與陣頭合稱藝陣,常見於迎神賽會,亦傳至日本與台灣。藝閣的引入,相傳是由信徒從福建泉州、廈門等地引進台灣,至今約有三百年的歷史。而台灣在清朝時期出現以真人馬匹扮演的「馬前閣」,場面十分浩大。
約民國五十六年從台南南鯤鯓代天府請分靈至花蓮代天府,吳府千歲為五府中首位抵達花蓮者,信眾聽從神明指示仍循長幼讓李府千歲坐主位,但花蓮代天府的祭典中以吳府千歲的祭典最盛大隆重,並成為台灣花蓮最大的五府千歲王爺廟。
大灣南巡宮主祀吳府千歲位在臺南南灣,南灣因位處大灣西南而命名「鯽魚潭」則因早年盛產鯽仔魚而得名,因信奉吳府千歲的信眾漸多,經吳府千歲聖示下擇地建廟,於2009年落成,為弦揚五府千歲信仰,以宗教、慈善、文化、教育四大方向為志業。
五府千歲又稱為王爺、尊王、聖王、王公,王爺千歲有上百餘種姓氏,傳說共有132姓,360人,台灣常見三個或五個不同姓氏的王爺合祀,稱三府千歲、五府千歲,其中以李、池、吳、朱、范王爺最為常見,經統計全台共有超過1,300間奉祀王爺千歲的王爺廟,而王爺總廟台南南鯤鯓代天府於西元1976年分靈至泰國北欖府的泰國暹邏代天宮,其也於西元2002年分靈出位在泰國董里府的泰南代天宮,泰國暹邏代天宮將於2021年8月14日,與全球鯤鯓王聯誼會的10間王爺宮廟連線視訊直播,進行許常德、詹雅雯與乱彈阿翔三人聯手一起為鯤鯓王爺製作的歌曲「咱攏是囡仔」全球首播。
泰國暹邏代天宮位於泰國中部緊鄰曼谷的北欖府,建於西元1992年,同年11月27日舉行開廟門及入火晉殿安座盛典,供奉分靈自台南南鯤鯓代天府的五府千歲,並於西元2002年3月18日分靈出位在泰國董里府的泰南代天宮。
泰國暹邏代天宮為台南南鯤鯓代天府之分靈廟,為台南南鯤鯓代天府首次分靈至東南亞,拓展台灣王爺信仰版圖,於西元1988年舉行動土典禮、西元1992年舉行入火晉殿安座盛典、並於西元2002年分靈出泰國董里府的泰南代天宮。
註生娘娘,俗稱「註生媽」,又作「注生娘娘」,是閩南、台灣和潮汕一帶最受尊奉的生育女神,主管婦女的懷孕、生產,是許多不孕婦女或懷孕婦女的信仰寄託。註生娘娘的造像,多是左手執簿本,右手持筆,象徵其記錄家家戶戶子嗣之事。 註生娘娘是主掌授子、懷孕、生育、保佑孕婦、產婦及襁褓、幼嬰的神明,也是婦女婚後不孕及懷孕保胎奉祀的對象,自古以來,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之事都是人們的人生大事,尤其婦女們都把生兒育女視為天職,對子嗣猶為重視,無形中註生娘娘也成為了保護兒童的「成育之神」。
社團法人嘉義市福安王爺慈善會創立於民國一百年,為了發揚福安舘吳府千歲三王爺的溫澤,進而關懷弱勢包含貧困兒童、弱勢家庭、弱勢老人,以及急難救助之善心助人的理念,並希望以更明確的計劃及方向來回饋社會。
媽祖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媽祖婆等,每年的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媽祖聖誕。媽祖原名林默,聰慧過人、沉默不多言,終身未婚。傳言她常於海湧風浪顯靈、颱風轉彎、保佑平安航行,沿海漁民對她的崇拜逐漸形成信仰,信徒認為她是「護國佑民」的神明。
嘉邑福安舘,主祀代天巡狩吳府千歲。民國四十七年,歲次庚戌,三王公聖示,在嘉義鄉親諸信眾護持下,以「王道國術館」為始,塑金身、展神蹟、濟黎民。同時請領南鯤鯓代天府神旨,鎮守嘉義。
民間流傳吳府千歲「踏地理」以外,對於他霸氣流露的一面相信也是各位信眾津津樂道的事情,因為祂是五府千歲而最為有名的年紀最年輕,且戰鬥力最強。而其中有名的傳奇可以說是「吳王斬私佛」、「佳里掃蕩陰魂」的故事。
媽祖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媽祖婆等,每年的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媽祖聖誕。媽祖原名林默,聰慧過人、沉默不多言,終身未婚。傳言她常於海湧風浪顯靈、颱風轉彎、保佑平安航行,沿海漁民對她的崇拜逐漸形成信仰,信徒認為她是「護國佑民」的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