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爺智退嘉義知縣 - 南鯤鯓代天府正門玉柱起源

2021-06-04 1,153

代天理陰陽,非因紙獻錢燒,百般貢媚灾能免;
巡狩周審查,但願善遷惡改,弌道修真末劫消。

南鯤鯓代天府的正門玉柱上鐫刻著一副對聯:

代天理陰陽,非因紙獻錢燒,百般貢媚灾能免; 巡狩周審查,但願善遷惡改,弌道修真末劫消。

這副對聯的由來,要從清嘉慶25年(1820)說起,當時五府千歲的大王爺-李府千歲在出巡嘉義諸羅山的途中與嘉義新任知縣也剛好出巡相遇,然而一時之間的對峙,人與神互不相讓,嘉義知縣索性下令出巡的香陣不准進入嘉義縣城。

在這劍拔弩張的時刻,有位目不識丁的農夫突然「起童」荷鋤跳入人群中並指著知縣說到:吾乃代天巡狩李府千歲,奉玉旨勘查地方,汝雖為朝廷命官,亦不過係陽間知縣,有緣嘉義相遇,理應鞠躬讓道,竟膽敢與本王爭路,還下令不准入城,無禮之至;現作一對,與汝對言,對得通,本王不入縣城,對不來,須迴避讓道。只見農夫揮鋤書寫於地:代天府理陰陽,但願善遷惡改,一道修真消末劫。知縣看到,一陣慌張也無法對出,遂也叫農夫自己對看看。農夫又再荷鋤寫到:巡狩間分黑白,非因紙獻錢燒,百般貢媚免災殃。看到此景,知縣也甘拜下風,鞠躬請罪且讓道相送。

而後在日治時期(1926),南鯤鯓代天府的重建期間,聘請了當時台南府城舉人羅秀惠,修飾平仄對仗,並由中國湖北得書法家以隸體僅書,鐫刻在正殿玉柱上

代天理陰陽,非因紙獻錢燒,百般貢媚灾能免;
巡狩周審查,但願善遷惡改,弌道修真末劫消。

這也是南鯤鯓代天府非常重要的歷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