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府千歲,諱名孝寬,江蘇省吳縣人,俗稱三王、吳王爺、吳府王爺、吳府三王,生於隋唐之際,聖誕於九月十五日。不少信眾會在吳府千歲聖誕前去參拜祈求平安,如「紅糕仔包」或「糕仔餅」、不過五府千歲就曾交代過供品的準備量力而為就好,心意最重要。
吳府千歲因為在五位王爺中排行第三,因此信眾稱其為「吳三王」,在五位王爺中是唯一一位沒有鬍鬚的王爺,長相非常清秀、俊俏,且擅長看風水「踏地理」和觀星,所以信眾有句俗語「三王好地理」,如果對於家中風水、擇地、置房等等有疑問,就可以前去大灣南巡宮稟明吳府千歲查詢。另外吳府千歲擅長處理「卡陰」,因為吳府千歲性格剛烈、公正不阿,處理手段雷厲風行,如遇到磁場受到干擾、中邪等狀況,可請示吳府千歲協助解決。
大灣南巡宮主祀吳府千歲,1978,南灣村村民楊文賢由南鯤鯓代天府恭迎吳府三王金身分靈至家中鎮宅奉祀。期間每遇疑惑皆請示筊杯解惑,由於千歲威靈顯赫、理事分明,廣受楊氏家族與大灣地區信眾尊崇。大灣南巡宮位在南灣,南灣因位處大灣西南而命名「鯽魚潭」則因早年盛產鯽仔魚而得名,周圍有十餘里之大,西元1823年七月大風雨後台江陸浮,鯽魚潭失去吞吐口而改到南流,其後再因排泄快速與潭底淤淺至漸乾枯而變成水田。因係水道舊跡,所以西元1979年冬灣盛行代天府(三王廟)即為王船地,相傳剛口處即在大灣南巡宮主殿後頭。
「王爺興嗄呷糕仔」這句俗語的緣由,用來形容某尊神明或某個信仰非常靈驗。糕仔取其諧音有「高升」的意思,且鹹鹹甜甜的滋味也代表吉祥喜氣,五府千歲就曾指示信徒供品準備不用太多,簡單準備就好,糕仔是最經濟又實惠的選擇。所以祭拜吳府千歲的糕仔有王爺的庇佑和賜福,吃糕仔象徵將吳府千歲賜予的福氣、平安吃下肚,因此有了後來「平安糕」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