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府千歲,諱名孝寬,江蘇省吳縣人,俗稱三王、吳王爺、吳府王爺、吳府三王,生於隋唐之際,聖誕於九月十五日。其擅長地理風水,又會觀察星象,民間俗語「三王好地理」,為南鯤鯓五府千歲體系中排行第三的王爺,大灣南巡宮主祀吳府千歲,為南鯤鯓代天府分靈。
吳府三王在五府千歲之中排行第三的王爺,是五位王爺之中是唯一沒有留鬍鬚的。吳府三王年輕剛烈,聖誕日為農曆九月十五日,專長安符、相地、看風水。吳府三王與范府四王為莫逆之交,文業武功,為時人所仰重,其人炙烈秋霜,嫉惡如仇,嫻熟山川地形,善占星緯,治軍之餘,教導人民鑿渠引水,開闢田地,改善生活,時人曾論讚云「孝寬兩眼看天,一心穿地」。
大灣南巡宮主祀吳府千歲,民國67年(1978),南灣村村民楊文賢由南鯤鯓代天府恭迎吳府三王金身分靈至家中鎮宅奉祀。期間每遇疑惑皆請示筊杯解惑,由於千歲威靈顯赫、理事分明,廣受楊氏家族與大灣地區信眾尊崇。
清朝嘉慶年五府千歲因槺榔山的風水良好而擇地建廟,但當時此地已有囝仔公已據為領地。五府千歲言在渡海來台時就埋下銅錢作為佔地的證明,囝仔公亦說此風水寶地生前就已佔有,有埋下一根銅針為證。雙方請來土地神作公證,結果銅針正好就在銅錢方孔中,無法得出結論。雙方遂點兵鬥法爭地,而吳府千歲因驍勇善戰而作先鋒前去與囝仔公大戰,據說吳三王金身額頭上有一傷痕,就是被囝仔公所傷,怎麼補都補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