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北門區蚵寮里976號
囡仔公與五府千歲分別用以佔領槺榔山的銅針插於銅錢之中,因無法公斷引發爭地大鬥法,囡仔公召集陰兵陰將和五府千歲展開一場神鬼大戰,而身為五府千歲主將的三王爺吳府千歲被囡仔公的猛將掃帚精偷襲擊中額頭,觀音佛祖希望神界莫相爭故出面調解,囡仔公與五府千歲雙方約法三章演變成為先拜五王再祭囡仔公的特殊習俗。
第二期槺榔山開創期時代,槺榔山地權擁有者吳烈獻出槺榔山給王爺建廟,統領槺榔山一帶萬千陰兵陰將的囡仔公得知後提出抗議,囡仔公與五府千歲雙方皆表示早就分別以銅針與銅錢佔領槺榔山,最後因銅針插於銅錢之中無法公斷,而引發爭地大鬥法。
南鯤鯓代天府建廟發展史可依過程劃分為三期,西元1817年,第二期槺榔山開創期時代,槺榔山地權擁有者鹽水港茄苳腳吳烈先生多次請地理師尋找吉地未果,而三王吳府千歲親自起駕至槺榔山便尋得虎穴吉地,吳烈先生因此誠心獻出槺榔山供神威顯赫的王爺建廟。
自古相傳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是乘坐王船而來,破舊小船上空無一人只有一支大神木及六尊綢製神像,故因其神通廣大法力無邊被迎神上岸供奉,台灣西南沿海各地為驅除瘟疫而舉行王船祭典,其中包含請王、送王儀式,南鯤鯓代天府以請王儀式驅除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