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於西元1967年(民國56年),當時堂主王照義從台南南鯤鯓代天府請分靈,五府中三王吳府先到花蓮,其餘各府陸續迎請,起初供奉於家中,後聽從神明指示要於花蓮救世,大約西元1991年(民國80年)建廟完成。
南鯤鯓代天府主祀代天巡狩李、池、吳、朱、范千歲(俗稱五府千歲或鯤鯓王),是臺灣歷史最久的五府千歲,相傳明朝末年,有王船漂流到南鯤鯓海邊沙汕,船內有李、池、吳、朱、范和中軍府等紙神像,漁民遂建草寮供奉,明朝永曆16年(公元1662年)時改建為廟。南鯤鯓沙汕被淹沒,歷經多次重建,在民國101年(公元2012年)新建凌霄寶殿落成,成今日巍峨廟況。
南鯤鯓代天府歷史悠久且分香廟遍及海內外,是全臺灣王爺信仰的大本營,有「王爺總廟」之稱。五府千歲進香期是全臺規模最大、進香團最多的王爺祭典,保存完整的進香儀式和各式陣頭活動,充分展現宗教文化的藝能特色。日治時期由名匠師王益順(公元1861年-1931年)主持的重修與擴建,延續傳統閩南建築的風格,在格局、木結構、雕刻、石作等各方面均極為精美,在建築史上被列為日治時期的廟宇代表作品之一。
南鯤鯓代天府是一座位於臺灣臺南市北門區之王爺廟,為台灣五府千歲的王爺總廟,主祀「代天巡狩」李、池、吳、朱、范 府千歲五府千歲。廟址在臺南市之西北方,位居槺榔山虎峰,俗稱南鯤鯓王爺廟(簡稱南鯤鯓廟、南廟)、南鯤鯓王爺宮,並與歸仁保西代天府、佳里金唐殿一同被稱為「南瀛古三大代天府」。也是台南面積最大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