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77年高雄市鼓山區「代天宮」耗資1200多萬興建王船閣捐獻蚵寮保安宮,奉祀「管船大王」吳參將,閣內置一艘價值台幣300多餘萬的王船,造式富麗堂皇供信徒膜拜參觀。
在明代有一位水師吳參將,率領船隊由福建前來台灣,進入到澎湖水域的時候,瞬間海浪洶湧,才知道自己來到了「黑水溝」的危險地帶。當時領將吳參將就跪地求天發願,如果能順利渡海的話,一定造王船超渡海上亡魂。說來奇怪,海面瞬間就平靜起來,而他們也順利登錄。
這位吳参將後來就被稱伙「管船大王」,為了紀念吳參將,民國七十七年高雄市鼓山區代天宮耗資1200餘萬元興建乙座王船閣捐獻蚵寮保安宮,奉祀「管船大王」,閣內置一艘價300餘萬元王船,供信眾參拜參觀。
王船祭又稱為「王醮」、「瘟醮」,盛行在台灣西南地區,目的是為了奉請「瘟神王爺」驅除瘟疫以求地方平安,一般三年或五年舉辦一次,迎請五府千歲或十二瘟王為主,民間又稱代天巡狩。在傳統而言,王醮的最後一天要送王爺時將放在流水上,稱為「遊地河」,祈請王爺將瘟疫去除。「燒王船」是整個活動的高潮,每次王醮進行時,都會吸引大量的民眾觀禮。而所謂的燒王船就是恭送王爺回天上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