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亮(586年-644年),雍州京兆郡涇陽縣(今陝西省咸陽市涇陽縣)人,祖籍隴西郡狄道縣(今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出自隴西李氏武陽房,是北魏度支尚書李琰之的曾孫,唐朝開國功臣。被後世道教尊為神明,稱為李府千歲、李府王爺。
李大王爺,明大亮,涇陽人。生性忠謹,文武具備。昇化後,玉帝敕封「代天巡狩」,駐守人間,坐擁王船,巡狩四方。六世紀初葉,隋煬帝君臨天下,荒蹤無道,徭役頻興,賦稅繁苛,賊寇聚集,於是朝政日非,天下大亂,盜賊蜂起,民不堪命。竇建德、楊玄感、李密、王世充等相繼起事,戰火漫延,燒殺搶掠,百姓水深火熱,烽火遍燃中原。李公大亮聯絡池夢彪、吳孝寬、朱叔裕、范承業等等四人,結為生死之交;眼見半壁山河,遍地哀鴻,生靈塗炭,不惜變賣家產,賑恤百姓,召募鄉勇,保護家園。
諸公為國為民,屢見功勳,天下百姓,歌功頌德,朝廷以「仁、忠、智、略、勇、義、孝、禮」諸事褒揚,其立身行事,公忠體國,忠貞亮節,足以為典範。
忠節慈惠,仁民愛物的風範,長久深植人心,故當其昇化後,民間感念恩澤,上蒼感其神格,超授顯秩,代天巡狩,捍禦蒼生,護國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