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善爺的傳說是根據南鯤鯓萬善堂沿革記載,萬善堂主神萬善爺又稱囝仔公,是清康熙年間(十七世紀中期至十八世紀初期)人,原本為一介牧童,因得靈地而感悟升天。
南鯤鯓代天府主祀之五府千歲 (李府、池府、吳府、朱府、范府五位王爺),萬善爺為此廟之「囝仔神」又稱「囝仔公」,亦為最主要配祀神祇之一。
萬善爺本是一位牧童,時常牧牛於榔山上,去世後,下葬於此山。
據傳:嘉慶年間,信眾決定奉祀五府千歲建廟宇於榔山時,就引發了萬善爺一場廟地之爭。五府千歳表示已用銅錢埋於此地為証,而萬善爺則稱早已插針於土中為憑,兩相爭執,孰先孰後,孰是孰非,難以定論。雙方竟展開大戰,激烈無比,引得日月無光,陰風淒慘,雞犬不寧。
附近居民在數月之後全部搬走,嗣經赤山巌觀音佛祖出面調解,雙方訂下「大廟來進香、小廟必有敬,有福應同享,神界莫相爭。」之盟,一場鬼哭神嚎戰爭就此平息,而囡仔公萬善爺亦列為代天府配祀之神。
現南鯤鯓代天府廟南萬善堂中有楹聯二對,讃日:
萬姓盡歸心 因與五王同時顯聖
善人終受命 未修諸佛早日稱公
萬欽好漢能驅草木成兵 靈光照虎嶺
善行昇仙放牧牛羊盡職 勝蹟記鯤崗